十二指肠溃疡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多发于中青年男性,与精神因素有关,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可出现周期性、季节性、反复发作性的上腹疼痛。严重者可有十二直肠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恶变等危险情况发生,这点还请患者多加重视,及时治疗才好。
引起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有哪些
1、遗传因素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家谱的研究来看,慢性消化性溃疡者的亲属患溃疡病的机会要比一般人群大2.5—3倍。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亲属和子女易患十二指肠溃疡而不是胃溃疡。反之亦然。
同卵双生子之一如患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则另一个易患同样的溃疡,而在异卵双生子即非如此。同卵双生子所患溃疡的同一性说明了遗传因素在溃疡的发病中有重要地位。十二指肠溃疡与两个特性有关。ABO血型和血型物质ABH分泌状态。血型为“O”的人易患十二指肠溃疡,比血型为“A”、“B”或“AB”者高1.4倍。总之,根据目前的认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虽然目前尚不能完全用遗传来解释所有的溃疡病,但不论病因如何,消化性溃疡似有家族倾向。
2、环境因素
①在环境因素中,饮食的情况首当其冲。比较公认的观点是饮食不规律可能增加溃疡病的危险性,生冷和对胃有刺激的食物常常可以引起溃疡病的复发。
②个人的不同习惯常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有关,如长期吸烟者的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
③工作高度紧张的职业易致十二指肠溃疡发生,这仅为一般的印象,无确切的证据,但从就诊的病人来看,知识分子患十二指肠溃疡的比例相当大。
④另外已经明确阿斯匹林可以破坏胃酸分泌的自身调节作用及胃粘膜屏障,可致溃疡病。
3、身心因素
精神因素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是人所共知。长期心理压力或持续高度精神紧张易患消化性溃疡这一现象早已被公认。但确切的机制尚未证实,可能与长期的心理(精神)应激,引起致溃疡力的增强或粘膜抵抗力的减弱有关。鉴于心理应激在社会上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只有少数人发生溃疡病,所以在身心因素之外一定还涉及其它致病因素。
4、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胃酸分泌过程起重要作用。早在1910年Schwartz提出“无酸就无溃疡”的观点至今仍是正确的,十二指肠溃疡不发生于胃酸分泌很低,大胃酸分泌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治疗Hp治疗能显著降低溃疡的复发率。Hp感染是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此外有些慢性疾病易伴发十二指肠溃疡,如:胃泌素瘤,嗜碱性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肝硬变,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十二指肠溃疡已成为了胃肠疾病的常见病,很多人都患有十二指肠溃疡,但是似乎十二指肠溃疡的出现并没有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医生提醒,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将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还会有生命的威胁。》》》点击阅读: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有哪些
十二指肠溃疡有哪些危害?
1、溃疡出血:一般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病变均有微量出血,而所谓的溃疡出血指的是一次出血量在60~100毫升以上的有明显消化道症状的。主要表现有头晕、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及四肢厥冷、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若出血过多过快,甚至可危及生命。它约占溃疡病的25%。
2、溃疡穿孔: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十二指肠溃疡严重的并发症,约占溃疡病的15%,也是溃疡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临床分急性穿孔与慢性穿孔两种,急性穿孔危险性大,死亡率高;慢性穿孔则使十二指肠溃疡逐渐变深,侵蚀浆膜层,穿透肠壁,与附近器官发生粘连。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一般较严重。溃疡穿孔后肠内容物流入腹腔,迅速引起腹膜炎,常产生剧烈腹痛,随后产生脓毒感染及中毒性休克,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3、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溃疡发生于幽门部或十二指肠球部,容易造成幽门梗阻。约有10%的溃疡病人并发幽门梗阻。梗阻初期,肠内容物排出发生困难,引起反射性胃蠕动增强,胃肌代偿性肥厚,以克食梗阻障碍。随梗阻程度的加剧,肠肌活动逐渐减弱,因而进人肠内的部分食物停滞。到了晚期,代偿机能不足,肌肉萎缩,蠕动极度微弱,胃形成扩张状态。
4、溃疡癌变: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癌变多见于年龄较大有慢性溃疡病史的患者,约占溃疡病的2%一5%,青年人亦偶有癌变者。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恶变机遇较少。
温馨提醒:发现十二指肠溃疡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导致溃疡癌变、幽门梗阻、溃疡出血、溃疡穿孔等严重危害。上海徐浦中医医院始终坚持以“一切源于患者,一切围绕患者”为服务理念,倡导“科学、细致、关心、爱心”的国际医疗理念,以人为本,廉洁行医,以精湛的技术、良好的医德、崭新的风貌,服务于社会。
上海徐浦中医院 咨询热线: 021-6685 6666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6号线上南路2号出口向左步行300米)
公交车:乘955、632、973、583、978路到凌兆路上南路站下车
地铁:乘6号线上南路站下车(2号出口) 乘11号线三林路站下车(6号出口)
特别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0970 ,ICP备案:沪ICP备16020585号 , 医疗备案:沪卫 (中医) 网审 [2014] 第2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