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
浅表性胃炎
急性胃炎
慢性胃炎
反流性胃炎
胃窦炎
胃下垂
胃肠功能紊乱
糜烂性胃炎
胃溃疡
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肠病
直肠炎
十二指肠炎
肠炎
十二指肠溃疡
结肠炎
症状
胃痛
胃胀
烧心
胃酸
便秘
便血
医惠互动
了解更多
了解更多
当前位置: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 胃病症状 > 胃酸 > 怎么用中医疗法治疗胃酸

怎么用中医疗法治疗胃酸

文章来源:上海徐浦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2011-11-12 14:17

自助挂号

胃酸指胃液中的分泌盐酸。人胃是持续分泌胃酸的,其基础的排出率约为大排出率的10%,且呈昼夜变化,入睡后几小时达高峰,清晨醒来之前低;胃酸,在这里有两种意义,一是胃液中的胃酸;二是胃酸过多的症状,即胃泛酸;胃液中的胃酸(0.2%~0.4%的盐酸),杀死食物里的细菌,确保胃和肠道的安全,同时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帮助消化。胃液对消化食物起着重要作用,正常胃液呈酸性,空腹时为20~100ml,超过100ml提示胃酸分泌增多。胃液分泌有一定的量,如分泌过多,就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

胃酸的易患人群有哪些

1、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吃饭不规律,忽冷忽热、饥一顿饱一顿。

2、爱喝冷饮、喝凉茶的人。

3、性格原因,常常生闷气,导致精神萎靡的人。

4、需要长期服用刺激性治疗药物者。

5、其他胃病易患人群。

怎么用中医疗法治疗胃酸

【验方一】啄木鸟一只,去羽毛,清理内脏,洗净放入烤箱,烤至焦酥为止,与乌贼的甲骨一同放入研钵中,磨成粉末,每次取六克的粉末,用开水冲泡服下。每天服用二次。胃酸过多,饥腹痛、饱腹痛、吐胃酸,服用这种处方,对胃有好处。传说这种药品能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甚至能治癌症。乌贼的甲骨有收敛、制酸的作用,可用来治胃酸过多的疾病。

【验方二】据本草载红茶"能开胃健脾消食",有调和及收敛酸分泌过多的作用,绿茶对轻微泛酸者很适用。

【验方三】牛奶为本症适宜的食品,兼吃米粥和麦粥更佳,确能达到制酸的效果。

【验方四】某患者罹胃酸过多症,每当胃内空空时,饥肠辘辘,胃即隐隐作痛,接着出冷汗,难以支持,后以奶粉两匙和甘草末一匙为比例,用开水冲服,不放糖,每天喝三至四次,一个月就痊愈了,此物于痊愈后应停服,只要注重日常饮食即可调养得很好。

【验方五】如果餐后吃少量生姜,就可将胃酸过多的症状治好。生姜一次不可多吃,吃多了,不但吃不下饭,且对眼睛有损害,由于胃酸过多是属于慢性病,治疗时要慢慢来,否则欲速则不达,。至于病好后,吃不吃生姜都无所谓。这时胃能完全吸收,食欲增加,胃酸过多的疾病即能治疗。

【验方六】用旱三七五分,研末,瘦猪肉四两,切成片置碗内,将旱三七放肉上,加半碗清水,入锅蒸熟,汤肉一起吃完,隔日吃一次,病轻者三五次即可治好,重者十余次定能痊愈。此方又可治胃酸过少、胃下垂和消化不良、胃神经痛等致病,均有奇效,但是妇女怀孕或是来经期间不可服用。

【验方七】将乌贼骨,磨成粉末,每次吃一至二分,以白芨十至二十分煎汤送服。也可至中药铺买四两,经研成细末后(去硬壳),分为二十包,每次饭后服一包,一星期后就不再吐酸水,再继续服用二个月后,即可痊愈。乌贼骨含有磷酸钙、碳酸钙、胶质、有机物质及氧化钠等,古今中药集成内说它"为制酸药,对胃酸过多、胃溃疡等有效"此外,其研磨后之细粉,撒布于伤口,具有止血的功效。

【验方八】红萝卜也可治胃酸过多症,此因其为碱性食物,汁多味甘,有中和作用,红萝卜须深红色,下端和上端差不多大的,味甜水分也较多,吃时为防细菌,应洗净后表面擦盐用冷开水冲下即可,细嚼一只后,胃酸会恢复正常,如果绞成汁,则疗效甚微。此物既可治病又兼美容效果,也可增强体力,真是一举数得。

【验方九】一切的豆类,都有制酸作用,其中尤以黄豆佳。

【验方十】喝普洱茶对较严重的吞酸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据本草载,普洱茶的功能,能开胃、散风寒、温中、治反胃。

【验方十一】每夜服三粒番仔姜(即小辣椒),开水送下,连服一周,共服二十一粒即愈。对男女老少各种胃病,特别是胃酸过多患者更有疗效。

【验方十二】有一患者,肠胃老是不舒服,只要多吃一些,肠胃就不正常,少吃,又挨不住饿,却用老萝卜干治好他的病。每餐煮饭时,切三四片(约一两左右)之陈年萝卜干,洗净蒸瘦肉,瘦肉约二两左右,放少许水,吃饭时吃,持之有恒,不但可强化肠胃,而且体力亦增加不少。

友情提示:本文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具体相关信息可以咨询详情咨询或者直接来我院咨询就诊

您好,我们今日已经为多位网友提供了免费在线咨询服务。
qq客服咨询
就医快捷通道

上海徐浦中医院 咨询热线: 021-6685 6666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6号线上南路2号出口向左步行300米)

公交车:乘955、632、973、583、978路到凌兆路上南路站下车

地铁:乘6号线上南路站下车(2号出口)     乘11号线三林路站下车(6号出口)

特别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0970 ,ICP备案:沪ICP备16020585号 , 医疗备案:沪卫 (中医) 网审 [2014] 第2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