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又称胃脘痛,顾名思义,是指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疾病。
本病常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不遂等,使胃之气机郁滞,胃失和降所致,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呃逆、大便异常等胃肠道症状。
胃痛属中医内科脾胃病范畴,是以发病部位结合主要症状特点命名的疾病。
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胃痛的论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明确指出胃痛是胃病的主要症状,并可伴有腹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还认识到,肝郁与胃痛的发病有关。《素问·举痛论篇》指出:寒邪入侵于胃肠之间,气血壅滞不通,可引起胃痛。这些文献都把胃痛称为心痛。对胃痛的治疗,《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提出了针刺足三里的方法,至今为临床所习用。
《伤寒论》、《金匮要略》称胃痛为"心下痛"。唐代《外台秘要》提出"胃心痛"的病名,即包括胃痛,也就是民间百姓所说的"心口窝痛"的意思。
在《千金要方》等书中,列有九种心痛,实际上大多是指胃痛而言。《兰室秘藏》有心胃病的描述。胃痛与心痛的混称,引起了后世医家的注意。如明代医家王肯堂《证治准绳》中指出,心和胃脏腑各一,病形不同,因胃脘痛处在心下,所以有当心而痛的说法。胃脘痛怎么会是心痛呢?《医学正传》也说,古方说有九种心痛,详细探讨病由,实际上都在胃脘,而不在心。这些观点,都对胃痛和心痛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区分。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中说:"心痛岐骨陷处痛,横满上胸下胃脘,当脐脾腹连腰肾,少腹大小肠胁肝。"即指出了胃痛的部位及牵连的有关脏腑,并总结了胃痛的多种病因,据此还对胃痛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
胃痛在脾胃肠病证中比较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男女老幼都可罹患。本病发病有一定季节性,慢性胃痛冬春季节发病率、复发率较高,急性胃痛夏季秋季多见。临床虽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但同时常可兼有泛酸、恶心、胀闷、大便不调等症状。
以上是“中医经典解说为什么会胃痛——上海徐浦中医医院”的简单介绍,感谢您的耐心阅读!由于网络文章内容局限性很强,也许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欢迎拨打电话咨询!
咨询预约专线: 021-66856666
地址:市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6号线上南路站2号出口向左步行300米,11号线三林站6号出口左转500米)
上海徐浦中医院 咨询热线: 021-6685 6666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6号线上南路2号出口向左步行300米)
公交车:乘955、632、973、583、978路到凌兆路上南路站下车
地铁:乘6号线上南路站下车(2号出口) 乘11号线三林路站下车(6号出口)
特别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0970 ,ICP备案:沪ICP备16020585号 , 医疗备案:沪卫 (中医) 网审 [2014] 第20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