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简称HP,它的传染途径很多,可通过不洁的食物、共用餐具等传染。同时HP还是胃肠炎的唯一致病菌,HP可附值在胃肠黏膜表面,在粘膜损伤时或直接对粘膜造成伤害,引发炎症。同时它还是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定为Ⅰ类致癌原。人体中的幽门螺杆菌正常值是0-100,如果超过100则说明其不正常,目前呼气试验是通用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其标准是用+号来表示,当检测结果达到3个+时说明感染已经很严重,需要及时接受检查治疗。
幽门螺杆菌有哪些特点
1、幽门螺旋杆菌产生丰富的尿素酶,有极强的分解尿素的作用,而尿素分解后产生的氨对胃粘膜细胞产生毒性作用,致使组织损伤,胃粘膜屏障被破坏。氨还能缓冲胃酸,损害粘膜的H+逆扩散,致使敏感性微生物向位内转移。
2、产生的过氧化氢酶能抑制一些杀菌物的形成,从而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杀菌作用。产生的蛋白酶,脂酸和磷脂酶能破坏胃粘液层的完整性。
3、产生的其他毒素可导致胃粘膜上皮细胞损伤,呈空泡样变。
幽门螺杆菌是如何致病的?
幽门螺杆菌在粘稠的环境下具有极强的运动能力,强动力性是幽门螺杆菌致病的重要因素。幽门螺杆菌到达上皮表面后,通过粘附素,牢牢地与上皮细胞连接在一起,避免随食物一起被胃排空。并分泌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以保护其不受中性粒细胞的杀伤作用。幽门螺杆菌富含尿素酶,通过尿素酶水解尿素产生氨,在菌体周围形成“氨云”保护层,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
医生指出,正常情况下,胃壁有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护机制(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与可溶性粘液层的保护作用,有规律的运动等),能抵御经口而入的千百种微生物的侵袭。自从在胃粘膜上皮细胞表面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后,才认识到幽门螺杆菌几乎是能够突破这一天然屏障的唯一元凶。goodwin把幽门螺杆菌对胃粘膜屏障在破坏作用比喻作对“屋顶”的破坏给屋内造成灾难那样的后果,故称为“屋漏”学说。知道了幽门螺杆菌的致病原理,那么其感染又是如何呢?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
胃-口途径:是指Hp经感染者的呕吐物传给健康者。主要发生托儿所、幼儿园或小儿的兄弟姐妹中。
粪-口途径:粪便中存活的Hp污染了水源或食物,而使饮用者或食用者感染Hp,研究表明低温能延长Hp的生存期,因此低温保存的食物如被Hp污染会增加Hp的传播机会。
口-口途径:中国人习惯于集中进餐,这时Hp就从感染者口腔经餐具→菜或汤中→未感染者口腔。而一些母亲则习惯于先将食物嚼碎再喂给孩子,因此使小儿染上Hp。此外,还有异性之间的接吻。因此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有何症状表现
泛酸:幽门螺杆菌会诱发胃泌素大量分泌,导致胃酸过多,表现为泛酸和烧心;
腹痛:因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损伤,有些病人还可出现反复发作性剧烈腹痛、上消化道少量出血等症状;
口臭: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可能导致口气重,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腔异味的直接病菌之一。
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其它不良症状,如暖气、腹胀、反酸和食欲减退等。
别忽视了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一个涉及多系统和多学科疾病的研究课题,幽门螺杆菌不仅与上胃肠道疾病相关,而且还涉及到许多胃肠道外疾病。现在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还与口腔、皮肤、血液、心血管及呼吸系统乃至与妊娠及儿科等疾病的发生相关。所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害和研究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是幽门螺杆菌研究领域中的重点课题,也是临床医生关注和感兴趣的临床问题。知道了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和感染途径,我们是不是该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呢?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1、幽门螺杆菌是经口腔进入人体的,因为这种细菌常存在于病人和带菌者的牙垢与唾液中。因此,注意口腔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就是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胃病与胃癌的重要措施。中国有不少婴幼儿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与大人口对口喂食有关。
2、亚洲人使用筷子在一个大碗里吃菜的习俗,使唾液里的细菌有机会通过筷子传播到食物上并在相互传染。当然,这种用餐方式还可传播其他疾病,所以我国医学家早就呼吁:要改变用餐方式,宜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
3、科学家在一些拉美国家的饮水中发现了幽门螺杆菌,研究还发现这些细菌可在河水中存活3年。医生也证实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因此,要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则要在消毒后再饮用。
4、实验证明,溃疡病患者与人接吻,也有传播此病的危险,应加警惕。
上海徐浦中医院 咨询热线: 021-6685 6666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4091号(6号线上南路2号出口向左步行300米)
公交车:乘955、632、973、583、978路到凌兆路上南路站下车
地铁:乘6号线上南路站下车(2号出口) 乘11号线三林路站下车(6号出口)
特别声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及医疗依据
公安部备案号:31011502000970 ,ICP备案:沪ICP备16020585号 , 医疗备案:沪卫 (中医) 网审 [2014] 第20013号